警方提醒:复工复产期间谨防电信网络诈骗“新花招”
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10日电(记者于涛)当前,新花招正值复工复产时期,警方谨防新疆警方从近期破获的提醒案件中发现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接触式复工、复工复产居家隔离等情景,期间实施新型电信网络诈骗,导致一些群众遭受不同程度的电信财产损失。
为提高广大群众的网络防范意识,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梳理了近期4个典型的诈骗诈骗类型:
一是宣称低价出售防疫物资。不法分子利用复工复产期间,新花招口罩、警方谨防酒精、提醒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紧缺之际,复工复产通过微博、期间微信、电信QQ、网络直播平台等发布虚假信息,打着低价的幌子,诱骗受害人转款购买,收到货款后便拉黑受害人,实施诈骗。
二是利用网络授课平台诓骗钱财。当前,很多中小学校利用网络平台给学生们上课。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潜入班级的微信群、QQ群,将头像改换成班主任老师的头像,假借开展线上教学,以收缴教材费、培训费等为名欺骗学生家长转账汇款,实施诈骗。
三是宣称可以“无抵押”放贷。不法分子发现一些企业在复工之初资金紧张,便发布“无抵押”“无担保”“低利息”“放贷快”等虚假贷款信息,吸引受害人进行贷款,再以收缴“保险费 ”“手续费”“保证金”为名,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,实施诈骗。
四是宣称招人在家“刷单”做兼职。不法分子通过短信群发、微信、QQ朋友圈等形式发布“刷单”“刷信誉”等兼职工作广告,打着“足不出户、日入百元”的幌子诱使受害人参与,一旦受害人上钩,便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给自己转账汇款,随后消失,实施诈骗。另外,所谓的“刷单”“刷信誉”行为本身就涉嫌诈骗。
公安部门提醒,在当前的复工复产时期,广大群众应进一步提高警惕,切勿被不法分子欺骗。如有群众发现自己已上当受骗,可立即报警,并收集通信记录、聊天记录、转账记录等,为警方破案提供合法有效证据。
责任编辑:24
- [2025-05-26 04:20] 上海贵酒及相关责任人被公开谴责
- [2025-05-26 04:17] 回家的这些珍宝藏着哪些历史密码
- [2025-05-26 04:16]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曝光5起防疫期间价格违法案
- [2025-05-26 04:00] 我国消费品品种总量突破2亿种
- [2025-05-26 03:51]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公布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典型案例
- [2025-05-26 03:51]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围绕“三个突出”重点攻坚
- [2025-05-26 03:39] 聚焦进博会
- [2025-05-26 03:34] 认证添翼 “粉”向世界——广西市场监管局助力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纪实
- [2025-05-26 03:33] 北京丰台:专项检查水产品质量安全
- [2025-05-26 03:07] 上海群众艺术活动进入“AI时代”,乡镇搞起AI文艺盛典
- [2025-05-26 03:07] 广西防城港:强化餐饮市场监管
- [2025-05-26 02:55]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围绕“三个突出”重点攻坚
- [2025-05-26 02:48] 福建召回好奇小子牌电蚊拍等2批次缺陷产品
- [2025-05-26 02:46] 谷雨花开,照见千年风雅(古悦新喜)
- [2025-05-26 02:27] 文化中国行丨蜀绣如何让巴蜀文明“活”在当下
- [2025-05-26 02:12] 被众人吐槽的西湖醋鱼 为什么曾经那么有名
- [2025-05-26 02:11] 西安灞桥:探索“1264”工作模式 推进市场监管领域“三项工作”提质增效
- [2025-05-26 02:09] 集纳51个场馆,“华剧院”品牌正式发布
- [2025-05-26 02:08] 北京朝阳曝光两起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案例
- [2025-05-26 01:55] 第五届“童颂中华”青少年经典诵读征集展示活动启动